分析不受风格限制&以目标为导向威少刷新了多少人对他的认知
(原文发表于1月21日,作者为The Ringer网站的Danny Chau,文章内容不代表译者观点) 威少和约基奇之间的默契正在迅速形成,这种默契充满了魔力。尽管他们从去年七月才开始成为队友,但他们在场上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仿佛心灵相通。约基奇表示,与威少这样的球员合作是一个边打边学的过程,而威少显然学得很快。他们的配合包括手递手传球、反向挡拆以及快速的阅读和反应动作,这些配合让人难以相信他们成为队友的时间如此之短。 掘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约基奇和贾马尔-穆雷的双人配合,但在穆雷刚刚恢复状态的这个赛季,威少与约基奇之间的快速化学反应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默契并不是通过长时间的磨合建立的,而是基于一种互补的设想。威少的速度和爆发力与约基奇的体型和视野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威少无法像约基奇那样吸引防守,而约基奇也无法像威少那样快速突破,但他们的不同特点却让彼此的动作和意图得以完美实现。威少在掘金的表现证明了他一直以来的自我定位——一个不受风格限制、而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控球后卫。 威少在掘金体系中的融入令人惊讶。他接替了布鲁斯-布朗的角色,成为球队的迷你攻城锤;他是掘金最精准的底角三分射手,命中率甚至超过了波普;他的抢断率和盖帽率也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新高;同时,他是约基奇合作过的最好的传球手,并且迅速意识到将球传给低位的约基奇对球队进攻的重要性。尽管威少在职业生涯中常被批评为球权过多,但他在掘金的无球移动却为球队的半场进攻带来了新的活力。这种近乎完美的契合令人难以置信,毕竟即使在巅峰时期,威少也从未如此完美地融入过任何一支球队。 在威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直与所谓的“得体”观念相冲突:无论是来自联盟、球迷,还是逐渐主导比赛分析的新兴数据分析视角。在我看来,威少最合适的类比一直是拉斐尔-纳达尔,这位运动员以其强度、爆发力和粗犷风格,与罗杰-费德勒的优雅和灵巧理想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我甚至赋予了一个巧合过多的象征意义:纳达尔在威少被选中的几周后赢得了他的第一个非法网大满贯(那场比赛被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网球比赛),仿佛为年轻而充满饥饿感的威少定下了基调。纳达尔的无情和强力正手为他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来改进自己的弱点(如发球速度),而威少狂暴的突破速度也为他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来提升视野和传球创造力。 当然,纳达尔只需专注于自我提升,他的边际进步使他跻身历史最伟大球员之列;而威少多年来在多个维度上的成长使他成为篮球史上最独特的统计异类之一,但他在场上的影响力却总是比其他四名队友受到更多的审视。原因显而易见:网球是个人运动,而篮球不是。威少跳投能力的衰退对他在比赛中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纳达尔发球波动的影响。威少的衰退更具存在主义色彩,这关乎他作为控球后卫的身份认同,而这个标签他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拼命捍卫。 威少在2008年选秀中以第四顺位被选中,当时正值纳什连续两届常规赛MVP的余晖和保罗作为年轻“控卫之神”崛起的时代。如今,“传统控卫”几乎濒临灭绝,但在当时,位置规范意义重大。与其说威少是审美偏见的受害者,不如说他是一种原型偏见的受害者。从一开始,威少就代表了一种与“控制”紧密相关的位置上的混乱。 威少的统计数据总是难以与杜兰特相提并论,后者是与他并肩作战的超高效得分手;威少或许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被认为是“正确的”。当他的三双成为每晚的常态时,这些数据反而成了一种“红字”,被一些人视为缺乏美德的象征。威少的内心纯粹,但意图却被误解。威少一直被困在那些几乎无关紧要的区分之间,而他的应对方式始终如一:摧毁那些试图将他与他所认知的自我割裂的标签、框架和限制。 “我的工作是做一切事情,”威少曾说道,“这就是我所要做的。我上场去做所有事情,并且我每晚都在这样做。”威少的态度始终是全力以赴,无视外界的质疑和分类,专注于成为那个他一直坚信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威少在掘金的出色表现并不奇怪。当你选择以他的节奏肯定他的现实,而不是强行将他塞入一个预设的框架时,你就会得到这样的球员。“我告诉他,我希望他挑战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掘金主教练马龙本月早些时候说道,“无意冒犯他过去的任何教练,但如果你把威少放在角落里,你就无法得到他的全部,本赛季我们努力让球更多地掌握在他手中。” 马龙的话表明了他对威少的理解,以及威少在掘金体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对约基奇作为组织核心的信任。雷霆总经理普雷斯蒂曾将威少的动态运动能力描述为“自然之力”,但每次我看约基奇比赛时,我也都会想到这个描述。他在场上灌输了一种更高级的意识,就像自然本身一样。几年前,我和妻子在树林中散步时,她停下来对路边生长的一株红枝山茱萸赞叹不已。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她曾在住宅区见过许多这样的山茱萸。她的工作是修剪低垂或交叉的树枝,以促进更好的生长条件。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欣赏着路边这株野生山茱萸。它形状完美,没有任何人为干预。森林的条件——阳光的竞争、土壤下隐藏的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自然的成功蓝图,远比这株灌木在其他孤立环境中生长的任何条件都要优越。我们知道威少在孤立、未经修剪的环境中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又知道在合适的条件下,他能展现出怎样的形态。 时间的流逝也带来了有趣的变化。保罗是正统控卫的继承者,二十年来一直以模范控卫的身份打球;而威少则是充满愤怒的叛逆者,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如今,在他们职业生涯的尾声,他们的风格仍然大相径庭,但他们难道不是同一类人吗?威少给约基奇送出了96次助攻,仅次于保罗给文班亚马的101次助攻。这很有趣。在某些背景下,威少和保罗在各自球队中的角色几乎无法区分。在场上,他们大多作为他人意志的执行者——即两位篮球史上最具天赋的大个子球员的精神延伸。他们各自的任务也独一无二:文班亚马外星人般的天赋被保罗为每支球队带来的结构性进攻所塑造;而约基奇指挥家般的敏锐洞察力则在混乱中更加突出,而没有人能像威少那样带来混乱。拼图完美契合,这是一个轻松的适配,这种情况并不常见。火箭曾经为了给威少腾出空间,交易走了他们唯一真正的大个子;相反,掘金的主要大个子正是威少的跑道:他们的双人配合以威少无球时的犀利切入为特点。在威少的职业生涯中,这是他第一次不必通过蛮力在球队中强行建立自己的逻辑。终于,这一次逻辑找到了他。 2014年5月,我优秀的同事Brian Phillips——一位土生土长的俄克拉荷马人,也是从第一天起就热情支持威少并为之辩护的人。他为Grantland网站撰写了一篇文章,追溯了威少的职业生涯轨迹:从一个瘦弱的1.78米洛杉矶少年,经历改变人生的身高突增,到成为一位充满争议的超级新星,紧追伟大的脚步。当时,威少即将结束他的第六个NBA赛季。Brian Phillips并不知道,他正在记录一段甚至还未真正展开的职业生涯的曲折历程。想想这十年间发生的一切吧!接下来的2014-15赛季,威少首次成为真正的MVP候选人。那篇文章发表三年后,威少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标志性成就——单赛季场均三双,随后他又三次达成这一壮举,威少的意志力甚至催生了火箭有史以来最极端的小球阵容之一。然而,随后是急剧的坠落:他在奇才的最后一个三双赛季,似乎削弱了他之前的成就,而非巩固;他在洛杉矶的湖人和快船度过了三年,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跌入深渊。他的投篮能力离他而去,NBA对他的信心也随之消散。 你们常说的那句话是什么?“What is dead may never die(逝者不死)”?好吧,威少经历了无数次的“死亡”,才在掘金迎来了他目前的角色。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原本还是俄克拉荷马精神的化身,一个愤怒的半神,然后一切戛然而止,多年后你醒来,发现自己被爵士在18个月内第二次裁掉。我们经历了悲伤的各个阶段,接受了威少陨落的现实。多年来,观看威少极致表现的兴奋感背后,总有一种核心的焦虑,预言着他场上的愤怒和爆发力不仅会消退,还会彻底熄灭。威少的衰落是他漫长而不可思议的职业生涯中唯一符合逻辑的部分,这种状态有时让他难以捉摸,有时又被他彻底拒绝。然而,如今,36岁的威少为了旧日情怀,再次在逻辑的边缘游走。这个赛季颠覆了我们对威少的许多认知,这个赛季也证实了威少对自己的一切信念。这不是威少的再教育,而是我们对威少认知的再教育。
原文:Danny Chau
编译:李太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