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英新社交货币,彪马借HYROX打出「跑训」新王牌

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仅在中国内地举办了4站赛事,HYROX就「硬控」了都市精英。

从一年前北京首站到上周末的上海站,HYROX参赛人数已从2000人跃升至近7000人,同比增长约为250%,热潮还在加速席卷。

HYROX引发的效应远不止于赛场,消费者还为深度体验持续付费——将近700元的单人报名费只是开始,赛后的服装、照片等,让单人花费如同小红书晒单所示,能够攀升至4500元。

这标志着一个以都市精英体验为核心的HYROX效应正在成型。

如同马拉松经济效应,HYROX效应也引发品牌们的争先押注。作为全球合作伙伴的彪马更强势加码,不仅再续五年合作,更在上海站以一张「跑训王牌」,宣告他们在这一新兴领域的主场优势。


上周末,一场近7000参赛运动员、近6000观众到场的运动盛会,让上海世博展览馆充满了「命张力」。即使你没去过现场,相信也有被HYROX参赛者的完赛成绩、药球或者推拉雪橇的运动照片所刷屏。

由于上海站赛事自报名启动以来就异常火爆,作为HYROX官方全球合作伙伴,彪马提前为22日的参赛者开启专属预检录通道,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当天节省检录时间。


HYROX 上海站,彪马提供了「预检录」服务

比赛现场,在HYROX WORLD零售区,PUMA的联名运动服饰、相关配件,热门款式和码数几乎售罄。PUMAxHYROX联名的鞋款,如彪速4、彪破精英3在现场销售火爆,也引发了体验热潮。

HYROX之所以能打动都市中产,并逐渐成为时下时髦的生活方式之一,关键在于它精准切中了这一人群的「挑战甜蜜区」——适中的参与门槛、社交属性的驱动以及鲜明的符号化传播。

从内容来看,HYROX所涉及的动作如推、拉、跑、跳、投、走等,均属于易上手的基础体能项目。赛事分为8公里跑步,穿插8个功能性训练,目标清晰、结果可量化。

参赛者之间的差距,更多体现在速度的快慢,而非能力的有无,这让更多新手们都能够敢于尝试。

于是在活动现场,我们能够观察到有母子以及夫妻、朋友之间的组队参赛。彪马签约运动员吴雨欣也告诉体育产业生态圈,「比赛的组队方式有很多,包括单人、双人、混双、四人等参赛形式,大家一起运动就有竞争属性,社交氛围感就会非常浓烈。」

良好的赛场氛围,也推动了众多选手的「出片」能力,进一步助推了HYROX的流行。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参赛者的vlog成为赛事扩散的重要媒介,也间接带动了他们在摄影、鞋服等相关装备上的投入。

正因如此,彪马产品在HYROX北京站、上海站的零售区都能大受欢迎。这是因为在日常训练中身穿彪马,已成为一种无形的「HYROXer」身份宣示。


HYROX WORLD

HYROX的火热,也离不开线下合作健身房的持续推动。比赛只是日常训练的一次小测验,更多的时间,则是在健身房场景里更具社群感的体验。

早在今年6月,HYROX就宣布其在内地的合作健身房已突破100家。同时,像超级猩猩这样的头部机构也增加了HYROX团课比重,并吸引更多优秀教练的加入,多种因素之下,催生了这项运动在一二线城市流行的生态。

对于官方赞助商彪马而言,每一场赛事乃至每一个线下健身场景,都是抢占用户心智的关键场域。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彪马正从产品延伸到社群运营,多维度地构建HYROX文化氛围,进一步巩固其作为「HYROXer」首选品牌的身份认同。


在本次HYROX上海站,彪马组建了超百人的「彪马战队」(TEAM BIG CAT),成员包括品牌合作的HYROX运动员、体能精英与运动达人,参与了全部组别的角逐,并实现了整体成绩的突破。

根据我们在现场颁奖环节的统计发现,PUMA战队合计斩获了27次登台领奖,包含11个年龄组别的第一名、5个年龄组别的第二名、11个年龄组别的第三名。

张蓓萱连续参加了HYROX北京站和上海站的比赛,继上一次取得女单PRO年龄组第三名后,她在本次上海站荣获女子单人精英组25-29年龄组第二名。作为彪马合作HYROX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没有碳板的彪速4是她磨合时间最长的鞋子。

她告诉体育产业生态圈,「这双鞋能轻松胜任推拉雪橇、农夫行走、墙球等力量项目,总体感觉比碳板鞋更稳一些。」

实际上,通过众多精英选手的检验,无论是采用全掌NITROFOAM™氮气科技的彪速4,还是搭载NITRO™氮气缓震中底的彪破3,或者使用NITROFOAM™ ELITE超轻氮气科技的彪破精英3,都能给予选手们精准抓地力和良好的赛场表现。明年2月,彪马还将发布首款专为HYROX比赛打造的鞋款。


长远来看,任何运动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从社群到文化的系统化构建,这包括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积极对话,以及本土特色文化的精心培育。HYROX也是如此。

为了帮助国内运动员突破60分钟完赛大关,今年下半年,彪马在北京站和上海站的比赛前,连续邀请亚洲知名HYROX精英运动员洪范锡,亲授「彪破60」的精英大师课。值得一提的是,洪范锡在上海站男子双人精英组的比赛中表现出色,并以54分19秒的成绩打破了该组别的亚洲纪录。


作为彪马合作 HYROX运动员,「爆师傅」苏琰就获得了和洪范锡客串搭档的机会,并近距离和顶尖高手讨论备赛。此次,他在上海站斩获了1小时47秒的成绩,不仅刷新了他的PB,也让他离「60分钟」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HYROX风潮席卷国内,推动赛事水准持续跃升,中国选手的表现也因此不断突破。本站比赛中,彪马中国合作的HYROX运动员盛志康、陆鹏,以及彪马战队成员马东昊、胡志博,在男双精英组别中均于60分钟内完赛,成功「彪破60」。









右滑查看更多

彪马合作HYROX运动员以及彪马战队成绩

体育产业生态圈就曾经近距离参加过「彪破60」活动,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彪马以HYROX合作健身馆为社群支点,选手们可以围绕完赛技巧、体能训练、休息间奏等实用问题,与国际高手进行学习。

这种深度互动,正是彪马从实践层面推动本土HYROX竞赛成绩、社群互动与文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彪破 60」洪范锡精英大师课

国际运动品牌的全球视野,是其引领运动风潮的独特优势。深耕HYROX的彪马也是如此,它正通过从产品到文化的全方位资源整合,推动中国HYROX的发展。

一项运动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吸引更多的大众参与。在此过程中,彪马以「产品+赛事+社群」为核心,着眼于中国市场的长期主义,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域生态。


在大众参与型运动领域,如马拉松、团课健身等运动,曾因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长期以来都是运动品牌竞相追逐的焦点。然而,随着这些赛道逐渐步入成熟与规范期,HYROX作为闯入者,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想象。

官方数据显示,HYROX在2024/25赛季已举办74场赛事,吸引超过65万选手参与,到2025/26 赛季预计举办逾100场赛事,参赛总人数有望突破130万,这一迅猛的增势,印证了其作为新赛道的巨大潜力。


对于任何运动品牌而言,在一项新运动的诞生初期就与之深度绑定并倾力支持,这不仅是商业上的精准押注,更是与一代运动员共同成长,为品牌注入全新运动基因的绝佳契机。

彪马正是这一策略的先行者。

自2017年HYROX诞生之初,彪马便与之同行。随着这项综合跑步与力量训练的运动逐渐爆火,彪马也借此强化了其在全球「跑训」领域的专业占位。

今年10月,彪马宣布延长HYROX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至2030年,并将持续为HYROX提供官方运动服饰,以及搭载行业领先NITRO™氮气科技的系列鞋款。这份长期承诺让彪马在全新的赛道上,率先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并握有一张「新王牌」。


经过8年多的发展,HYROX已从单一赛事成长为涵盖赛事、训练和课程、社群的全球体系。更重要的是,彪马能借助HYROX的全球网络,在不同市场进行「定制化培育」,并且能借助这一项目打通品牌在健身、跑步、综合训练等细分赛道中的领导地位。

中国市场是时下为数不多依旧保持增长活力的「优等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品牌的深度布局。以拥有官方赞助身份的彪马为例,它正通过HYROX全方位的合作体系,率先构建起完整的商业闭环。

比如,彪马独家提供的门店预检录活动,有效带动了门店客流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相关联名产品不论是在线上小程序还是线下现场,部分热门产品几乎均迅速售罄。这充分表明,彪马正凭借其专业产品力,持续在运动社群与赛事场景中强化品牌的专业形象与心智占位。


可以说,以HYROX为支点,彪马正开启一场着眼未来的跑训范式革命。

上海站的赛事虽已落幕,但属于HYROX的社群热潮与品牌叙事还将继续。在这场关于跑训市场的长期竞争中,彪马跑赢未来的战略决心,正随之徐徐展开,清晰可见。